销售5029亿元,同比增长8.88%,2020年是发展四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;而跨过五千亿,本是给2019年定下的目标。 在不少投资者看来,的财报平平无奇,这
董事长宋广菊即将退休,发展何时重回前三?
销售5029亿元,同比增长8.88%,2020年是发展四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;而跨过五千亿,本是给2019年定下的目标。
在不少投资者看来,的财报平平无奇,这家公司似乎已变得平庸。
在4月份的业绩会上,投资者也再次问及“何时重回前三”,管理层没有正面回答。
这个目标短期似乎难以企及。2020年,排名第五,与第四名的融创差了700多亿,与第三名的万科则差了近2000亿。
“重回行业前三”,是发展董事长宋广菊在四年前在股东大会上提出的目标。
过去7年,发展是主流央企地产商中唯一管理层稳定、董事长未换人的公司,而今,当年豪迈地说出“重回前三”的“地产铁娘子”在的时间也进入倒计时,她的继任者是谁备受关注,也影响着这家央企地产公司的前途。
中国房地产黄金三十年,孕育了多家民营房企,也催生了数家知名央企地产公司。
发展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,如今排名全行业第五。第五名,对一般的企业来说已是非常好的成绩了,但对而言,则是“落后了”。
作为老牌地产公司,“万保招金”之一,发展的历史无比辉煌。宋广菊在2010年从李彬海手中接过权杖,成为这家央企的掌门人。号称“铁娘子”的她,曾是央企中难得一见的进取派,以激进、大胆著称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宋广菊提出“五年时间再造一个地产”、销售过千亿利润过百亿的经营目标,提前两年超额完成;“十三五”期间,则实现总资产增长超过3倍,完成5000亿的销售目标。
在她的带领下,的销售规模较她接手时翻了十倍,也稳坐着央企地产老大的位置。
而作为央企地产“老大”,在过去多年里多次排在行业前三名,曾与万科不相上下。
但从2012年成为第二家千亿房企、位列第三之后,就再也没能回去前三。
2013年至今,受国资委央企负债率等管控约束,尽管与其他央企相比还是进取的,但与同期的恒大、碧桂园、融创等猛加杠杆的民营房企相比,的扩张还是慢了。
2016年,管理层公开表示,“绝对不会放任与头部企业的差距继续拉大”。在2017年5月份的股东会上,宋广菊直接当众立下豪言—— “三年重回前三”。
发展总经理刘平也说:“对于要继续保持第一方阵地位的而言,不会放任这种差距继续增加。”
此后“回到前三”几乎是逢会必提,只不过排在前面的房企里,除了万科还是稳字当先外,一个比一个猛。
到了2019年,不再公开提“重回前三”,内部也不再将规模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了。宋广菊说,“目标一个牵引,这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客观情况因素影响,还是充满了希望。”
遗憾的是,目标未达,宋广菊就要退休了。今年3月24日,国资委网站发布央企任免。免去宋广菊的中国集团党委常委职务,不再担任中国集团有副总经理职务,退休。
华尔街见闻了解到,在2020年,宋广菊已经年满60岁,达到了一般央企领导的退休年龄。
从集团退休的宋广菊,在发展的退休事宜自然也受到关注。本来,她的董事长一职,任期是到2022年10月30日结束。
她会坚持到董事长任期结束,还是在此之前退休?4月20日的业绩会上,投资者再次追问,“宋广菊董事长退休时间有没有确认?”
对此刘平回应称,将按照国资相关规定及大股东的相关安排执行。
宋广菊的梦想,大概率只能留给继任者了。
截至目前,宋广菊的退休和接任事宜,仍然没有确切消息。
尽管过去7年落后了,但这类稳健型房企,在当前的行业和政策环境下,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的财务状况非常稳健。在TOP5的房企里,算上一季度“三条红线”转绿的万科,是唯二的绿档房企。截至2020年底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52.8亿元,手握充足的现金流。
过去一年里一直在在“逆势拿地”。去年疫情后土地市场报复性回暖,房企抢地的队伍里,冲在最前面。
在2020年上半年,拿地金额排在房企第一位,总金额达到689.16亿元,超出排在第二的中海一百多亿。到了下半年,三条红线让杠杆的竞争者们不得不减速,整体土地市场回归理性,的拿地也未曾减速。年报显示,三、四季度拓展金额占全年总投入的65%。
2020年拿地金额2353亿元,同比上升51.35%,溢价率为 13%,低于行业平均溢价率水平。在中指研究院2020年房企拿地排行榜上,以1225亿元位列第四。
这种拿地的势头仍在延续。在中指研究院今年前4个月房企拿地排行榜上,以396亿元的拿地金额,排在第二位。
近期重庆、广州、杭州、北京的集中供地,虽然所获不多,但表现积极。分析师称,面对土拍“两集中”政策,仍维持严格立项标准和较审慎取地态度。
不过,拿地规模扩大的同时,利润空间却可能会被压缩。年报显示,2020年地产新增土储的平均楼面地价为7388元/平方米,同比大涨27%。
背后的原因是在去年拿地集中在核心城市,成本大幅增加。全年38个核心城市拓展金额占比达83%,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,新增货量中住宅类占比约85%。
同时,在去年销售端的签约价较2019年却在下降。显然对于来说,逆势拿地扩张规模,与利润提升之间还有很多的取舍。
中金在报告中指出,2021 年结算毛利率仍有下行压力,明年起有望企稳。
发展财务总监周东利表示,行业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收窄,发展将持续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周转效率和收益水平。
在管理层看来,“三道红线”会是“重回前三”的机遇。
刘平近期表示,“三道红线下,房企增长的驱动力,将由资源和杠杆驱动转变为专业驱动,行业排名将因应房企专业能力重新洗牌。”
他认为,经营稳健的企业更有优势,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。随着行业利润空间的收窄,专业能力不足、资金紧张的房企将逐步退出。经营稳健、专业能力强的房企集聚更多土地资源和资金资源,更容易做大做强。
在业绩会上有投资者问刘平,“住宅开发业务的天花板会在哪里,能否到1-1.5万亿之间?”
刘平的回答是,可以。